1969年冬,北京电视台职工食堂里炸开了锅。40岁的导演杨洁要嫁给26岁的摄影师王崇秋,14岁的年龄差让大家端着搪瓷缸议论纷纷。有人小声嘀咕:“这能行吗?”王崇秋听到了,只回了句:“我们很好。”
这事在当时可不简单。那个年代,婚姻讲究门当户对,女大男小的组合太少见。杨洁还带着三个孩子,旁人替王崇秋捏把汗,觉得他年轻,怕是吃不下这碗“硬饭”。可王崇秋没多解释,只说:“她的孩子,也是我的。”这话掷地有声,透着一股子坚定。
杨洁的硬气,早就不是一天两天。1949年,她父亲在成都被国民党枪杀,家破人亡的痛让她咬牙长大。后来进了延安文工团,从报幕员干到播音员,啥活儿都接,啥苦都吃。她的性格就像块石头,摔不碎,砸不烂。
1951年,杨洁嫁给周传基,家境好的男人。十年,生了三个孩子,可两人想法总不对盘,最后和平分开。别人说这是“失败”,她倒不这么看,笑着说:“这就是人生的一课。”她从不觉得自己输了,生活还得靠自己撑下去。
离婚那年,杨洁得了肺结核,动手术切了五根肋骨。医生让她好好歇着,她偏不,拄着拐杖就回了工作岗位。同事都叫她“拼命三郎”,她只笑笑:“命是干出来的,不是躺出来的。”这股劲儿,成了她一生的标签。
60年代中后期,杨洁调到北京电视台当导演。那会儿她遇见了王崇秋,一个背着相机、满场跑的小伙子。第一次搭档,是在灯光棚里调布景。杨洁说机位低了,王崇秋二话不说爬上三层高的梯子,边调边说:“您等着,我来弄。”杨洁抬头看他,眼神里多了点意外。
中央电视台要拍《西游记》,领导点名让杨洁上。她没犹豫:“有钱就干,怕啥!”这话不光是对项目的底气,也是对那些质疑她婚姻的人的回应。行不行,干了才知道。
利好优配-股票10倍配资-配资正规平台-十大股票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